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不包括精通专门的法律条款
一 、法律素质
法律素质是法律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其要素包括法律思维能力 ,法律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 。在这三方面能力中,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素质的核心。
二、法律素养
法律素养是指一个人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指法律知识 ,法律意识、法律观念,用法能力。
三 、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它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 ,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 ,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
它是人类在法律方面的实践活动的精神成果 ,包含着人类在认识法律现象方面的世界观、方法论 、思维方式、观念模式、情感 、思想和期望。
法律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和自觉培养的结果,也是法律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 ,它是法律素养的主观方面。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积极守法 。
公民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使自己的守法行为由国家力量的外在强制转化为公民对法律的权威以及法律所内含的价值要素的认同。
从而就会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就会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就会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就会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
四、法律解释: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 ,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统称,分别规定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可进行的事务和不可进行的事务。
法律人需要具备什么基本能力?
法律是调整人的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是对社会关系的概括。
学习法律 ,应当具备下列能力:
1.较高的语言能力 。一切法律规范都必须以作为“法律语句 ”的语句形式表达出来的,具有语言的依赖性。离开了语言,法律就无以表达 、记载、解释和发展。法律人在其工作中每时每刻都与语言打交道 。
2. 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法律是由法律规范组成的,法律规范被区分为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逻辑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 。离开了逻辑思维 ,对法律规则的学习 、理解、适用将难于进行。
法学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使法律人能够认识法律,具有法律思维、解决争议的能力。所以 ,一个人经由法律的学习,应该获得以下能力:
(1)法律知识 。明了现行法制体系 、基本法律的内容、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及救济程序。
(2)法律思维。依循法律逻辑,以价值取向的思考、合理的论证 ,解释适用法律 。
(3)解决争议。依法律规定,作合乎事理规划,预防争议发生在先 ,处理已经发生的争议于后,协助建立 、维护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秩序。所谓“争议”,系从广义 ,除个案的争讼外,尚包括契约、章程的订定,法令规章的制定等。
上述能力使法律人能够依法律实现正义,担负起作为立法者、行政者 、司法者或公私企业法律事务工作者等的任务 。
一个社会所贵于法律人者 ,即在于其具备此等能力。
本文来自作者[光亮来了]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gree0731.com/ig/2283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光亮来了”!
希望本篇文章《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不包括》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不包括精通专门的法律条款一、法律素质法律素质是法律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其要素包括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在这三方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