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乌贼,鱿鱼 ,又称句公 、柔鱼或枪乌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管鱿目开眼亚目的动物。身体细长,呈长锥形 ,有十几只触腕,其中两只较长 。触腕前端有吸盘,吸盘内有角质齿环,捕食食物时用触腕缠住将其吞食。喜群聚 ,尤其在春夏季交配产卵期。鱿鱼在中国唐代始见记述 。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枪乌贼 拉丁学名 :Loligo chinensis(Gray, 1849) 别称 :鱿鱼,句公,柔鱼 界 :动物界 门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纲 :头足纲 Cephalopoda 亚纲 :鞘亚纲 Coleoidea 目 :管鱿目 Teuthida 科 :枪乌贼科 属 :枪乌贼属 种 :枪乌贼种 分布区域 :泰国、中国、菲律宾 总目 :十腕总目Decapodiformes 英文名 :squid 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范围,繁殖方式,亚种分化,渔业资源,营养价值,捕获案例, 形态特征 枪乌贼目(Teuthoidea)多种海生10腕头足类软体动物的统称。中国出产的鱿鱼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日本等国出产的不同 ,在分类学上叫做枪乌贼。它的头和躯干都很狭长,尤其是躯干部末端很尖,形状很象标枪的枪头 ,而且在海里行动非常迅速,所以叫枪乌贼。游泳迅速,亦可在海洋中漂浮 。长约1.5公分~20公尺(0.75吋~65呎 ,包括触手)以上。体躯椭圆形,颈短,头部与躯干相连。有二腕延伸为细长的触手 ,尖端有4行吸盘,内有角质环 。体表为坚韧而柔软的外套膜,内埋有骨质内壳,眼几乎与人眼一样复杂 ,位于头部两侧。多数把卵产于漂浮的水草上,有些则产于海底;孵出的幼体有些与成体相似,有的要经过浮游幼体阶段。枪乌贼在海洋中为数众多 ,是多数动物包括抹香鲸、硬骨鱼类以及人类的食品 。部分枪乌贼具多数发光器,可能用于招呼同类或吸引猎物。 特征体由头部、足部、胴部和内壳组成。头部两侧的眼径略小,眼眶外有膜 。头前和口周具腕10只:其中4对腕甚短,腕上具2行吸盘 ,左侧第4腕茎化,部分吸盘变形为2行突起,司传递精荚至雌体的功能;1对腕甚长,称触腕或攫腕 ,有穗状柄,触腕穗上有吸盘4行。胴部圆锥形,肉鳍分列于胴部两侧中后部 ,两鳍相接略呈纵菱形,少数种类的肉鳍包被胴部全缘,胴部腹面具漏斗。内壳薄,不发达 ,角质,披针叶形,包埋于外套膜内 。少数种类具发光器 ,位于外套腔内直肠两侧。具墨喷,囊墨能力较弱。 生活习性 枪乌贼是浅海性种类,主要生活于大陆架以内 ,但在水深150~200米左右的陆架边缘也有密集群体。白天多活动于中下层,夜间常上升至中上层,垂直移动的范围从表层至百余米 。体呈流线型,相对长度大,阻力小,加上端鳍的辅助推动作用,为头足类中游速最快的类型之一。但因其运动方式靠漏斗喷水推进 ,在游行中也常受风 、流的影响。枪乌贼是凶猛的肉食性动物,食物大多为小公鱼、沙丁鱼、鲹和燐虾等小型中上层种类,也大量捕食其同类 。枪乌贼本身又是鲔鱼 、鲐、带鱼和海鸟的重要食饵。 分布范围 枪乌贼分布于南北纬40°之间的热带和温带海域,世界主要枪乌贼渔场在中国南海北部、暹罗湾 、日本九州、菲律宾群岛中部、西欧西部和美国东部 、西部海域。渔场多位于岛礁周围 ,水清流缓、盐度较高、底质粗硬 、海底凹窝、沿岸水系和暖流水系交汇处 。 繁殖方式 枪乌贼生活在离岸不太远的海区。每到春季产卵时,成群的枪乌贼游到近岸产卵。卵都包被在一个棒状的、透明胶质鞘内 。常有很多棒状卵鞘基部联在一起,附着在岩石或其他物体上,形状好像一朵白色的花 ,非常好看。 枪乌贼的生殖洄游明显受温度影响。产卵集群的表层水温,日本枪乌贼约为13~16℃,中国枪乌贼约为22~24℃ 。种内一般分春生群、夏生群和秋生群 3个繁殖群 ,各群的生活习性有所不同。卵分批成熟和产出。卵包被在胶质透明的棒形卵鞘中,每个卵鞘中包卵几个至几百个,个体产卵量几百个至几万个;许多卵鞘常集聚一起 ,颇似长形的花瓣。卵群多散布于海底,或附于其他物体之上 。 孵化期因种类而异,如莱氏拟乌贼约需1个月,而中国枪乌贼仅需8~16天左右,水温对孵化时间早迟有较大的影响。孵化率甚高 ,一般可达70~80%。孵出的稚仔与亲体的形态相近,能凭借漏斗的喷射在水层中前后左右地游动,并能攫取食物 。幼体生长很快 ,半年左右即可长至接近亲体的胴长,翌年性腺完全成熟,又回归至其出生的海域交配 、产卵。亲体在繁殖后相继死去,寿命大都为1年。 性腺成熟度:剑尖枪乌贼从幼体至性腺成熟,乃至生殖过后的亲体均有出现;雌体性腺成熟度从Ⅰ~Ⅵ期均有 。各月性比和雌性性腺成熟度:3~11月均有性成熟的个体出现,3~5月已有少量个体达到性成熟并产卵繁殖。6~10月间,以Ⅲ期居多,占这5个月个体总数的32.77%;其次为Ⅰ期幼体,占27.7%;再次为Ⅳ期和Ⅱ期,分别占18.2%和15.5%,V期占4.61%。表明6~10月是剑尖枪乌贼的生殖期,生殖高峰期为8~9月,Ⅵ期各月比例均很小,11个月平均仅为1.56%,这反映了剑尖枪乌贼产卵后亲体死亡的特性 。 亚种分化 枪乌贼是软体动物门(Mollusca)头足纲 (Cephalopoda)枪形目(Teuthoidea)枪乌贼科(Loliginidae)的统称。又称鱿鱼、笔管,古称锁管、柔鱼。枪乌贼科 *** 包括约50种,其中已成为捕捞对象的约16种 ,如中国枪乌贼(Loligo chinensis) 、日本枪乌贼(L.japonica)、剑尖枪乌贼(L.edulis)、福氏枪乌贼(L.forbesi) 、皮氏枪乌贼(L.pealei) 、莱氏拟乌贼(Sepioteuthis lessoniana)等 。最大长可达550毫米,最大体重可达5.6千克。 渔业资源 生产世界枪乌贼的主要捕捞国为泰国、中国 、菲律宾和越南,其总渔获量约占世界枪乌贼科总渔获量的60% ,最重要的捕捞对象为中国枪乌贼。西班牙、义大利和美国也大量捕捞枪乌贼。拖网、围网 、定置网等是主要渔具 。保护枪乌贼卵子是增殖资源的重要措施。此外枪乌贼也是放流增殖的理想对象。 除了乌贼以外,海洋里还生活着很多头足类动物,它们也都是游得很快的种类其中枪乌贼(鱿鱼)最有名 。它们的肉比乌贼味美 ,所以世界各国对它们的捕捞也都非常注意。 营养价值 鱿鱼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其富含蛋白质、钙、牛磺酸、磷 、维生素B1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且含量极高。此外 ,脂肪含量极低 。胆固醇含量较高。每100克枪乌贼鲜肉含蛋白质约15克,维生素A的含量为230国际单位,约为乌贼的2倍。鱿鱼干是中国枪乌贼的淡干品 。 虽然是美味 ,但是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吃。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病及肝病患者就应慎食。鱿鱼性质寒凉,脾胃虚寒的人也应少吃 。鱿鱼是发物,患有湿疹 、荨麻疹等疾病的人忌食。 鱿鱼干 鱿鱼干是由新鲜的海生鱿鱼和枪乌贼干制而成的,它口感鲜嫩嫩,营养丰富,被誉为海味珍品。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古书中就记载“柔鱼与乌贼相似,但无骨尔,越人重之 ”。据测定,鱿鱼干的可食部分达95%,比同类鱼产品墨鱼干多13%;蛋白质含量每百克达65.9%,比墨鱼干多27.8克;含热量316千卡,比墨鱼干高42千卡;鱿鱼干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 、铁等营养成分,是我国出口的大宗海产品之一,远销日本、东欧、非洲等地 。, 捕获案例 2013年,纽西兰奥克兰大学的科考组在南极洲罗斯海抓捕到了一只巨型乌贼 ,它重达350公斤,身长3.5米。2014年9月16日,该大学对这只巨型乌贼做了尸体解剖 ,发现这只乌贼体内竟有3颗心脏。 据奥克兰大学的研究员伯斯塔德称,这是一只雌性乌贼,它的眼睛晶莹透亮 ,直径有35英寸,八爪长度超过一米 。伯斯塔德表示,这个生物十分巨大 ,而且非常美丽。他指出,这几乎是他的研究队伍第一次看到如此奇特并完整的乌贼标本。 这只巨型乌贼在去年被捕捞上来后,一直被放置在纽西兰国家博物馆为其设定的冷藏室内 。来自180多个国家的14余万网民观看了解剖这只巨型乌贼的视频直播。而它是至今在南极洲被发现的第二只巨型乌贼 ,实属罕见。原核生物界详细资料大全
1 、大熊猫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 。
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 ,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 ,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 ,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 ,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 ,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 ,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
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截至2018年11月,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548只 。
2 、西伯利亚平原狼
西伯利亚平原狼(学名:Canis lupus campestris):是灰狼的一个亚种 ,属于食物链中上层的掠食者,是西伯利亚雪橇犬“哈士奇 ”(hasky)的祖先。
通常群体行动。它们活动在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 、西伯利亚针叶林、草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犬科家族成员 。具有很好的耐力 ,适合长途迁移。它们的胸部狭窄,背部与腿强健有力,使它们具备很有效率的机动能力。
它们能以约10公里的时速走十几公里 ,追逐猎物时速度能提高到接近每小时65公里,冲刺时每一步的距离可以长达5米 。由于它们会捕食羊等家畜,因此直到20世纪末期前都被人类大量捕杀。
3、树袋熊
树袋熊 ,又称考拉,是澳大利亚的国宝,也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英文名Koala bear来源于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 。因为树袋熊从他们取食的桉树叶中获得所需的90%的水分 ,只在生病和干旱的时候喝水,当地人称它“克瓦勒”,意思也是“不喝水”。
树袋熊并不是熊科动物 ,而且它们相差甚远。熊科属于食肉目,而树袋熊却属于有袋目 。它每天18个小时处于睡眠状态,性情温顺 ,体态憨厚。
4 、袋鼠
袋鼠是任一种属于袋鼠目的有袋动物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 ,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 。袋鼠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
”袋鼠 “有时候指所有的有袋动物。这个词源自Guugu Yimidhirr(一种澳洲原住民语言),后来袋鼠这个词被约瑟夫·班克斯在 詹姆斯·库克的第一次航海旅行中命名 。
5、美洲豹
美洲豹,学名:Panthera onca (Linnaeus, 1758) ,又叫美洲虎,是现存第三大的猫科动物。体重70—180千克,咬力可达1250磅。是生活在中南美洲的一种大型猫科动物 。
它身上的花纹比较像豹,但整个身体的形状又更接近于虎。在猫科动物中 ,美洲豹的体型仅次于狮、虎。野外寿命约18年 。人工饲养的历史达20多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熊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伯利亚平原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树袋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袋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洲豹
原核生物界(Kingdom Monera)是1920年年代对生物分类的四界系统(动物界 、植物界、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所定义的一个界。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包括六大类:细菌、蓝藻 、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 。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原核生物界 外文名 :Kingdom Monera 定义时间 :1920年 包括 :所有缺乏细胞核膜的生物 分类 :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等 特征 :细胞内没有任何带膜的细胞器 基本信息,基本特征,分类地位,演化地位,生态学特征,常见种类,与人类的关系, 基本信息 原核生物是一种无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它们的细胞内没有任何带膜的细胞器。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以前称作“蓝绿藻”的蓝细菌 ,是现存生物中最简单的一群,以分裂生殖繁殖后代。原核生物曾是地球上唯一的生命形式,它们独占地球长达20亿年以上。如今它们还是很兴盛 ,而且在营养盐的循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原核生物界至少包括4000种生物。 基本特征 ①核质与细胞质之间无核膜因而无成形的细胞核(拟核或类核); ②遗传物质是一条不与组蛋白结合的环状双螺旋脱氧核糖核酸(DNA)丝,不构成染色体(有的原核生物在其主基因组外还有更小的能进出细胞的质粒DNA); ③以简单二分裂方式繁殖,无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 ④没有性行为 ,有的种类有时有通过接合 、转化或转导,将部分基因组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的准性行为(见细菌接合); ⑤没有由肌球、肌动蛋白构成的微纤维系统,故细胞质不能流动 ,也没有形成伪足、吞噬作用等现象; ⑥鞭毛并非由微管构成,更无"9+2"的结构,仅由几条螺旋或平行的蛋白质丝构成; ⑦细胞质内仅有核糖体而没有线粒体 、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 、液泡和质体(植物)、中心粒(低等植物和动物)等细胞器; ⑧细胞内的单位膜系统除蓝细菌另有类囊体外一般都由细胞膜内褶而成,其中有氧化磷酸化的电子传递链(蓝细菌在类囊体内进行光合作用 ,其他光合细菌在细胞膜内褶的膜系统上进行光合作用;化能营养细菌则在细胞膜系统上进行能量代谢); ⑨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核糖体散在于细胞质内,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 ⑩大部分原核生物有成分和结构独特的细胞壁等等。总之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要比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简单得多 。 分类地位 原核生物界包括所有缺乏细胞核膜的生物,主要是细菌。 具原核细胞结构的各类生物所组成的一大类群。它包括细菌门(其中也包括放线菌)、蓝藻门 、原绿藻门、立克次氏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以上各门类中 ,蓝藻门和原绿藻门为绿色自养生物,细菌门中也有少数光能或化能自养细菌。但绝大多数细菌和其他各类均为异养,腐生或寄生。立克次氏体 ,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类很小的专性细胞内的寄生物,球状或杆状 。支原体也称类菌质体,是介于立克次氏体和细菌之间的营独立生活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壁 ,柔软,形态多变,呈球状或长短不一的丝状及分枝状。衣原体 ,是一类专性寄生物 。将各类原核生物归在一起成立原核生物界,是1969年由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R·H·Whittaker)明确提出的。他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将生物,主张将生物划分为五界,即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现在已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和赞同。 演化地位 在演化上,原核界的生物是最古老的;在现今,原核生物是数目最多的一类。他们能移自古代繁衍迄今 ,其成功的要素,从生物学的观点而言,则无疑是因为他们的细胞分裂速度快 ,以及代谢的多歧性 。原核类能生存于许多为其它生物所不能忍受的环境中,例如南极的冰块,海洋深处 ,乃至几近沸点的温泉中,有些种类能生存于缺乏游离氧的环境中,而以无氧呼吸的方式获得能量。 生态学特征 从生态学的观点而言 ,原核类则担任分解者的角色,可以分解动植物的遗骸而释出能供植物利用的元素。原核类在固氮作用方面,也扮演看重要的角色 。大气中虽然富含氮,但真核生物并不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 ,必须藉原核生物中有些种类所行的固氮作用,使气态的氮转变为无机化合物如氨或胺离子以后,始能利用。 代谢 蓝藻没有叶绿体 ,但具有光合色素(叶绿素和藻蓝素)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可进行光合作用。光合细菌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 ,与绿色植物不同的是,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是不产氧的 。原核生物中的好氧细菌进行有氧呼吸,如“在探究光合作用的的发现中,恩吉尔曼利用好氧细菌趋氧的特点 ,标记出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的”。 原核生物种类复杂,因此代谢类型多种多样,有自养需氧型 ,自养厌氧型,自养兼性厌氧型,异养需氧型,异养厌氧型 ,异养兼性厌氧型。 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 生产者:常见的有蓝藻 、硝化细菌,能够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自养 。消费者:常见的有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 ,寄生在人体的消化道内,异养。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原核生物,如枯草杆菌。 常见种类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包括六大类:细菌、蓝藻、放线菌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 细菌有球菌 、杆菌、螺形菌(包括螺菌和弧菌)三种基本形态,常见的如大肠杆菌、炭疽杆菌 、枯草杆菌、肺炎双球菌、霍乱弧菌 、结核杆菌、乳酸菌、固氮菌(根瘤菌)、硫细菌 、铁细菌、硝化细菌等。 蓝藻常见的有色球藻、念珠藻 、颤藻、螺旋藻。 与人类的关系 原核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像大肠杆菌、根瘤菌 、乳酸菌等绝大多数对人类是有益的,如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可产生少量维生素 ,乳酸菌在肠管中可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土壤中的放线菌可以提炼出维生素 。但原核生物中也有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炭疽杆菌(炭疽)、霍乱弧菌(霍乱)、肺结核杆菌(肺结核) 、金**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肉毒杆菌(食物中毒)、衣原体(沙眼)等 ,对人类是有害的。本文来自作者[如柔]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gree0731.com/ig/2280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如柔”!
希望本篇文章《枪乌贼(管鱿目枪乌贼科动物)详细资料大全》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枪乌贼,鱿鱼,又称句公、柔鱼或枪乌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管鱿目开眼亚目的动物。身体细长,呈长锥形,有十几只触腕,其中两只较长。触腕前端有吸盘,吸盘内有角质齿环,捕食食物时用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