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山东省威海乳山市发生3.1级地震。据悉 ,在乳山地震之前,威海市文登区也发生了4.6级地震 。那么,面对比乳山地震更为严重的地震时 ,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紧急救助呢?看看下面的地震急救常识。
一次大震发生后,到处是断坦残壁,危楼及倒房构成的瓦砾堆。在没有外来人员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项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 。时间就是生命 ,从历次大地震的经验得知,地震发生后,一天内扒出的人 ,救活率可达80%,第二吞们有30-40%,时间越长 ,存活率越低。地震对人身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压后 ,要做到:
一、地震后的自救方法
1 、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至关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 ,是自救过程中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
2、被压埋后,注意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及意外事故,尽量活动手和脚 ,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 ,扩大安全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 。条件允许时,应尽量设法逃避险境 ,朝更安全宽敞 、有光亮的地方移动。
3、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 ,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 ,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
4、无力脱险时 ,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食物和水,并计划使用 ,乐观等待时机,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 。
二、地震后的群众互救方法
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因此 ,救人应当先从最近处救起,不论是家人 、邻居、工作岗位上的同事,或是萍水相逢的路人 ,只要是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救他们,这样可以争取时间 ,减少伤亡。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1、在互救过程中,要有组织,讲究方法,避免盲目图快而增加不应有的伤亡 。首先通过侦听 、呼叫、询问及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 ,判断被埋人员的位置,特别是头部方位,在开挖施救中 ,最好用手一点点拨,不可用利器刨挖。
2、如伤势严重,不能自行出来的 ,不得强拉硬拖,应设法暴露全身,查明伤情 ,施行包扎固定或急救。
3 、在互救中,应利用铲、铁杆等轻便工具和毛巾、被单 、衬衣、木板等方便器材 。
4、挖掘时要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阻挡物 ,应保护支撑物,清除埋压物,才能保护被压埋者赖以生存的空间不遭覆压。
5 、清除压埋物及钻凿、分割时,有条件的要泼水 ,以防伤员呛闷而死。
6、对暂时无力救出的伤员,要使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护通风,递送食品 ,静等时机再进行营救 。
附:四种常用的快速止血方法
压:当伤口流血时用手按住出血区。分两种:一种是伤口直接压迫,无论用干净纱布还是其他布类物品直接按在出血区,都能有效止血。另外一种是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在出血动脉近心端附近的骨头上,阻断运血来源 ,以达到止血目的 。后者需要培训才能学会。
包:包扎所用的材料是纱布、绷带 、弹性绷带或干净的棉布或用棉织品做成的衬垫。包扎的原则是先盖后包,力度适中 。先盖后包,即先在伤口上盖上敷料 (够大、够厚的棉织品衬垫),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这是因为常用的普通纱布容易摩擦伤口 ,给后续处理增加难度。力度适中指的是包扎后应止血有效,检查远端的动脉还在搏动;包扎过松,止血无效;包扎过紧,会造成远端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
塞:用于腋窝、肩 、口鼻或其他盲管伤和组织缺损处的填塞止血法 ,是用棉织品将出血的空腔或组织缺损处紧紧填塞,直至确实止住出血。填实后,伤口外侧盖上敷料后再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的危险在于用压力将棉织品填塞结实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同时又将外面的脏东西带入体内造成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常引发破伤风或气性坏疽 。所以 ,除非必要时,尽量不采用此法。
捆:1、止血带不直接与皮肤接触,利用棉织品做衬垫。2、上止血带松紧要合适 ,以止血后远端不再大量出血为准,越松越好 。3 、止血带定时放松,每40分钟—50分钟松解一次 ,松解时要用手进行指压止血2分钟-3分钟,然后再次扎紧止血带。4、做好明显标记,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 ,并告诉接替人员。上止血带总的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3小时。
止血带止血法,通常用于手术时,用以控制肢体出血是有效的 ,但可能造成神经和肌肉的损伤,也会因肢体缺血引起全身性并发症,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使用此法 。
编后语:尽管人类已经十分强大 ,但在自然灾害面前仍然显得如此渺小。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多学一些急救常识,准备好响应的应急预案 ,避免造成较大损失。
地震发生时如何避险? 地震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就是“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对策。另外 ,遇事一定要提醒自己镇静,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 从发生地震到房屋倒塌 ,一般只有十几秒的时间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瞬间冷静做出正确抉择。强震袭来时人往往站立不稳。如果一时逃不出去,最好就近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蹲下或者趴下 。同时,尽可能找个枕头 、坐垫、书包、脸盆或厚书本等护住头 、颈部 ,待地震过后再迅速撤离到室外开阔地带。 1.室内(楼房和平房)人员如何避险? 室内人员避险应遵循如下原则: (1)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 (2)躲避地震的正确方法是要比家具(如桌、床而非易翻倒的柜子)的高度更低的姿势 ,躲在旁边,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 、厕所去暂避一时 。因为掉落的天花板压在家具上,不致于直接撞击人身 ,反而可能形成一块“生存空间 ”,增加存活机会;而厨房、厕所结合力强,尤其是内部管道经过处理 ,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3) 在有电梯的楼房中注意以下几点: 电梯虽然是最快的,但却是最危险的 ,是完全否决的选择; 虽然切断电梯电源是物业的必要措施,但做此决定前必须检查确保电梯里没有人; 电梯内的人员应该选择最近的楼层撤离电梯,但如果电梯被卡住 ,千万不要慌张,因为慌张显然于事无补,而求助也不一定能得到响应,所以应该选择靠电梯角壁护头避险。 注意事项: 室内人员的首要选择并非逃离楼道(此为遭遇火灾、煤气等易燃气体泄漏的首选) ,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要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 、浴室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躲藏,躲藏的具体位置可选择紧挨坚固的家具旁或紧挨墙根的地方; 担半分钟风险去切断电器电源是非常推荐的 ,电路火灾将给震险防护带来致命伤害; 得知预警后,应把方便随身携带的轻便贵重物(如存折等)提前整理好; 再次强调,坚决否决从楼上跳下来的逃生方法 ,哪怕是二楼也不行! 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 ,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2. 学校人员应该如何避险? 学校人员避险应遵循的原则: (1)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 ,因为你们永远是学生的指南针 。 (2)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在比较坚固 、安全的房屋里,也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逃往空旷地也并非首选。 (3)中小学、幼儿园的老师尤其要注意 ,第一指令应该果断 、清晰,低龄学生此时显然会无条件服从老师的第一指令 。一般建议学校在平时组织学生进行防灾通识培训。 (4)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 ,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 注意事项: 学生可用书包等身边的软实物体护头,逃往空旷地也并非首选 ,相反对于学校这种室内高集中的特殊场所,集体逃离容易引发践踏与恐慌; 二楼的男学生容易选择跳楼,不仅不允许 ,而且要指派专人巡逻预防。因为学生在恐慌状况下容易随群,而事实上灾情到底多重完全是未知数。 3.地震发生时在街上行走应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 、以及广告招牌 ,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 。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 ,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镇静、迅速地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注意事项: 一定要用软实物品护好头 ,哪怕是用手; 注意镇静,不要随群乱跑,而要有自己的判断(陌生城市则只好随人群 ,毕竟人群大部分是本地人,但要及时打听是否在往空旷地跑)。 4.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如何应急?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其次要立即驾车驶离立交桥、高楼下、陡崖边等危险地段 。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 、柱子或座席等 ,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 ,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 ,紧缩身体,做好防御姿势。 (3)即使开车时遇到地震,也要赶快离开车子 ,迅速躲避。如果强烈地震发生时,你正在停车场,千万不要留在车内 ,以免垮下来的天花板压扁汽车,造成伤害 。应该以低于车高度的卧姿躲在两辆车之间或车旁,这样掉落的重物容易压在车上 ,不至于直接撞击人身,可能形成一块“生存空间”,增加存活机会。 注意事项: 不可随意停车 ,因为每一车辆都构成整个交通命脉的关联体。尤其在上述危险地段停车将会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 如果是骑自行车则应该弃车,采取上述行人的措施 。如果骑摩托车、电动车是否弃车应视路面人流情况而定。 5.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 ,很可能导致避难通道阻塞 。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 ,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 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 ,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 。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6.车间工人如何避震? (1)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 ,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电源及易燃易爆 、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 。 (2)由于车间、厂房是次生灾害易发地带 ,所以应考虑不全部撤离。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注意事项: 经验证明 ,车间的坚固机器和设备是可以信赖的,所以撤离不是首选; 但对于内有或接近易燃易爆 、有毒气体源的车间则必须撤离。 7.在展厅、地铁、体育馆 、影剧院等公共场所该如何避险? (1)躲在坚固的立柱或墙角下,避开玻璃橱窗、广告灯箱、高大货架 、大型吊灯等危险物 。体育场馆、影剧院应在排椅下进行防护 ,慌乱逃离易引发践踏。 (2)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 (3)在开阔地应尽量避开拥挤的人流,一家人要集中在一起,照看好老人和儿童 ,避免走失 。 注意事项: 地震时,许多习以为常的东西都可能成为致命“杀手”,必须予以高度提防。远离高层建筑、烟囱、高大古树等 ,特别要避开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 躲开变压器 、电线杆、路灯、高压线 、广告牌等高处的危险物; 躲开危房、危墙、狭窄的弄堂 、修有高门脸和女儿墙的房屋、堆放得很高的建筑材料等易坍塌的危险物。
本文来自作者[千殇]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gree0731.com/ig/2253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千殇”!
希望本篇文章《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如何逃生-》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山东省威海乳山市发生3.1级地震。据悉,在乳山地震之前,威海市文登区也发生了4.6级地震。那么,面对比乳山地震更为严重的地震时,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紧急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