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文本 报菜名
甲:我们这位演员啊 。
乙:啊。
甲:很多观众都认识。
乙:您客气 。
甲:经常啊在收音机里头 ,电视里头看到您。
乙:倒是经常的广播。
甲:您是天津市曲艺团的演员 。
乙:对啊。
甲:原籍是北京人。
乙:不错 。
甲:一直就在北京住。
乙:唉。
甲:现在家不还在北京哪。
乙:啊,在北京哪 。
甲:您住在新街口北小五条十三号。
乙:啊,对 ,对,对。
甲:是不是?
乙:对 。
甲:家里都好啊?
乙:都不错。
甲:老太太好啊?
乙:身体健康啊。
甲:大哥好啊?
乙:也不错啊 。
甲:大嫂子好?
乙:不错。
甲:孩儿们都上学了?
乙:全上学了。
甲:替我向老太太问候 。
乙:谢谢您。
甲:呵呵。几口人?
乙:六口人 。
甲:六口人都挺快活?
乙:每位全不错。
甲:您住的是小五条。
乙:啊。
甲:小的时候我跟您住街坊 。
乙:唉,咱俩是邻居。
甲:我住小六条。
乙:啊?
甲:一条胡同 。
乙:对对对。
甲:我比您大一岁。
乙:啊 。
甲:我今年四十五 ,您四十四。
乙:差一岁。
甲:那年我八岁 。
乙:啊
甲:那年您七岁。
乙:对。
甲:咱们哥俩就在一块儿玩儿 。
乙:发孩儿。
甲:咱们是小朋友。
乙:不错。
甲:小弟兄 。
乙:嗯。
甲:长大了又是同学。
乙:啊 。
甲:现在又是老朋友。
乙:咱俩相好。
甲:咱们二位这老朋友啊 。
乙:啊。
甲:可不是一般的老朋友。
乙:那咱们俩是什么样的朋友呢?
甲:咱们二位是思想一致的好朋友 。
乙:什么叫思想一致的朋友啊?
甲:就是想法一样,志同道合。
乙:那你说一说。
甲:比方说你要是积极分子——
乙:那么你呢?
甲:我就是先进分子 。
乙:这话对。
甲:你要是劳动英雄——
乙:你呢?
甲:我是生产模范。
乙:不错。
甲:你要是光荣军属——
乙:你?
甲:我就是革命之家 。
乙:啊。
甲:你要说相声——
乙:你?
甲:我就讲滑稽。
乙:噢 。
甲:你要当演员——
乙:你?
甲:我就搞文艺。
乙:嗯。
甲:你要演**——
乙:你?
甲:我就唱京剧 。
乙:嚯!
甲:你体育家——
乙:你?
甲:我运动员儿。
乙:嗬!
甲:你是冠军——
乙:你?
甲:我是选手。
乙:啊 。
甲:你是健将——
乙:啊。
甲:我是第一。
乙:嚯!
甲:你是左树生——
乙:你?
甲:我就是陈金刚 。
乙:啊。
甲:你要刘立福——
乙:你?
甲:我就是吕洪祥。
乙:嚯!
甲:你要大郎平——
乙:你?
甲:我就是孙晋芳。
乙:嚯嚯,有意思 。
甲:你要是科学家——
乙:那你呢?
甲:我就是工程师。
乙:啊。
甲:你高中毕业——
乙:你?
甲:我小青年儿 。
乙:噢。
甲:你做小买卖儿——
乙:你?
甲:我做小生意。
乙:啊 。
甲:你要卖金鱼儿——
乙:你?
甲:我就卖花盆儿。
乙:啊。
甲:你要卖鸭梨儿——
乙:你?
甲:我就卖金鱼儿 。
乙:啊。
甲:你要卖草帽——
乙:你?
甲:我就卖凉席儿——
乙:啊。
甲:你卖豆腐丝儿——
乙:你?
甲:我卖豆腐皮儿——
乙:嘿!有意思 。
甲:你卖咸鸭子儿——
乙:你?
甲:我卖酱猪蹄儿。
乙:啊。
甲:你卖红鱼虫——
乙:你?
甲:我卖花生仁儿吧!
乙:嘿嘿嘿 ,哎呀。
甲:你要是开大买卖——
乙:那你呢?
甲:我开大商店 。
乙:啊。
甲:你要是大经理——
乙:你?
甲:我是大老板。
乙:嚯!
甲:你要是大财主——
乙:你?
甲:我就是大资本家 。
乙:啊。
甲:你要是大特务——
乙:你?
甲:那我就是大叛徒呗!
乙:嗨!这就不怎么样了。
甲:你不了解我的意思 。
乙:怎么回事儿?
甲:咱们二位是老朋友。
乙:啊。
甲:联欢会儿嘛,说个笑话儿,开个玩笑这个问题不大 。
乙:啊,您刚才那是跟我开玩笑?
甲:说笑。
乙:您可错了。
甲:怎么了?
乙:您这玩笑开得过火儿了 。
甲:哎哟 ,那我这尺寸没掌握好。
乙:唉。
甲:这个笑话儿开的有点儿过重了。
乙:我不爱听 。
甲:有点儿过分了。
乙:这是。
甲:使您不高兴 。
乙:那当然了。
甲:我表示遗憾。
乙:诶 。
甲:这是我的缺点。
乙:唉。
甲:我的不对 。
乙:对。
甲:我的错误。
乙:就是 。
甲:我对不起你。
乙:啊。
甲:你向我道歉吧!
乙:(语塞)。 。。不是。 。。我向你道歉哪?!
甲:应当的。
乙:你向我道歉 。
甲:我向您道歉?
乙:唉。
甲:我怎么跟您道歉?
乙:怎么道歉?
甲:我给您赔礼。
乙:啊 。
甲:我给您鞠躬。
乙:甭客气。
甲:我拿您开玩笑,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
乙:就是。
甲:特别是过分了就更不应当了。
乙:啊。
甲:我得弥补弥补我的缺陷 。
乙:是吗?
甲:根据我的水平,
乙:啊。
甲:我用什么方法弥补我的缺陷呢?
乙:用什么方法呢?
甲:我请请客。
乙:请客?
甲:一请客 ,一赔礼,代表就是道歉了 。
乙:噢,您要请我。
甲:啊。
乙:行 。
甲:我请请你。
乙:行。
甲:我请您干什么呀?
乙:干什么哪?
甲:我请您看**儿?
乙:现在看**儿?
甲:现在看有点儿来不及了 。
乙:对。
甲:请您吃糖?
乙:唔?
甲:吃糖太小气 ,观众笑话,这人不大方。
乙:唉 。
甲:请您吃冰棍儿,天儿凉闹肚子。要请您啃西瓜皮呢——
乙:啊——您这?!有请客啃西瓜皮的嘛?!
甲:啃不了。
乙:怎么啃不了?
甲:你还不会那种技术。
乙:我这么大人不会啃西瓜皮?!
甲:啃西瓜皮哪是专门儿技术 。
乙:那您说怎么啃呢?
甲:有一种要领。
乙:你说一说。
甲:就是横着啃解渴 ,
乙:啊 。
甲:竖着啃洗脸。
乙:嗬!这连毛巾肥皂都省了。
甲:我反正想办法 。
乙:啊。
甲:我得请请你。
乙:你怎么请我呢?
甲:请你干什么呢?
乙:啊 。
甲:我得琢磨一个好主意。
乙:你研究研究。
甲:唔,有主意了 。
乙:啊?
甲:我给你买双皮鞋。
乙:啊这倒可以。
甲:也不行。
乙:啊?
甲:不知道你穿多大号的 。
乙:你看看。
甲:给你买条裤子——
乙:行!
甲:不知你爱什么料的。
乙:嘿!
甲:这样吧 。
乙:啊。
甲:你到我家去吧。
乙:干嘛去呀?
甲:明天到我家呀,
乙:啊 。
甲:我请您吃饭。做客
乙:噢 ,您要请我吃饭?
甲:好不好?
乙:好!
甲:我请你吃饭。
乙:行!
甲:您爱吃面爱吃米?
乙:北京人爱吃面 。
甲:爱吃面?
乙:啊。
甲:春天到了。
乙:唔 。
甲:咱们吃点儿春饼。
乙:行。
甲:这是北京人最喜欢吃的。
乙:啊 。
甲:春饼也就是薄饼。
乙:啊。
甲:我给您烙六张薄饼 。
乙:还真不少。
甲:吃不了剩下。
乙:啊 。
甲:主要吃的是菜。
乙:您给我来几个什么菜呢?
甲:我给您炸点儿鱼。
乙:可以 。
甲:炸点儿鱼,炸点儿虾。
乙:啊。
甲:炸鱼炸虾炸雀巧儿 。
乙:唉。
甲:炸干丸子炸蚂蚱,清蒸鱼翅虾米头,锅烧。。 。
乙:。。 。您等会儿。
甲:鸭子嘴儿鸡爪子羊犄角驴蹄子。
乙:这驴蹄子有炸着吃的嘛?!干脆 。
甲:啊。
乙:您也甭炸了。
甲:怎么了?
乙:烙得了薄饼啊 ,您给我弄盒扣冰钉卷上得了 。
甲:为什么?
乙:太硬了。吃完了我腮帮子全烂了。
甲:太 。。。太硬?
乙:啊。
甲:给您来点儿软和的 。
乙:就是。
甲:烙张薄饼。
乙:啊 。
甲:给您卷一碗豆腐脑儿。
乙:(语塞)这。 。。烙饼卷豆腐脑儿啊?!
甲:炒菜。
乙:唉,炒几个菜 。
甲:给您炒菠菜——炒菠菜炒韭菜炒藿菜汤黄菜打点儿甜面酱买点儿羊蕨葱弄点儿萝卜条儿。
乙:嗬!
甲:我有一个亲戚在天津小站住。
乙:啊 。
甲:送来五斤小站稻米。熬点儿稻米稀饭,北京人叫粳米粥。
乙:啊。
甲:咱们哥俩儿是吃干的喝粥灌灌缝儿吃饱了喝足了您做那边儿我坐这边儿 。
乙:啊。
甲:咱们是小肚子上弦——
乙:这话怎么讲?
甲:弹弹(谈谈)心。
乙:呵呵 ,有意思 。
甲:好吧?
乙:好好好。
甲:明天上午十点半,不见不散。
乙:我一定去 。
甲:我家里等你。
乙:我准去。
甲:啊 。
乙:唉,您等会儿。您家在哪儿住啊?
甲:不远儿。
乙:哪儿啊?
甲:张家口 。
乙:(语塞)张。。。不去了 。吃顿薄饼跑趟张家口啊?!
甲:西直门里头张家胡同口儿。
乙:嗨 ,你说清楚喽!
甲:张家胡同口儿往里走十二号半。
乙:唉?——
甲:明天你到家 。。。
乙:(打断)什么叫十二号半哪?!
甲:去年下雹子给勀下半角儿去!
乙:嘿!十二号!
甲:十二号 。
乙:唉。
甲:我在家里等您。
乙:我一定去 。
甲:记准我的名字。
乙:啊。
甲:十二号啊 。李伯祥。
乙:薄饼和菜。
甲:找我。
乙:您请我 。
甲:咱们就吃薄饼。
乙:唉。
甲:炒和菜 。
乙:不见不散。
甲:刚才耽误您演出,影响观众看节目。
乙:唉 。
甲:对不起诸位。
乙:您请客就行了。
甲:您留步 。
乙:呵呵,慢走。
甲:您演出吧。
乙:您慢走 。
甲:明天见。
乙:我不送您了。
甲:薄饼和菜。
乙:您慢点儿走 。
甲:不见不散。
乙:我不送您了。
甲:您留步 。
乙:您慢走。
甲:(继续客气)
乙:您慢走。您这是?
甲:客气过火儿了 。
乙:走吧您呐。
甲:薄饼和菜。
乙:唉 。
甲:我走了。
乙:再见再见。
甲:回见 。几位回见。
乙:(赔笑送别)呵呵呵呵。
甲:我没带帽子吧?
乙:没有您哪 ,没有。您就这样来的 。
甲:呵。(离开)
乙:唉,这位同志还不错。刚见面儿请我吃饭 。他走了,您听我一个人说。这个相声有一个人说的有俩人说的。 。。(甲回来)
甲:杜老师啊!
乙:啊。
甲:咱甭吃薄饼炒和菜啦!
乙:怎么又不吃啦?
甲:薄饼那个玩意儿 ,它好看不好吃 。吃完了不搪时候。
乙:啊。
甲:一会儿就饿 。
乙:啊。
甲:您这个身体这么健康,这么瓷实吃那个玩意儿哪行去?
乙:那怎么办哪?
甲:我给您来点儿瓷实的。
乙:那吃什么呢?
甲:我给您煮俩秤砣。
乙:(语塞)对 。。。唉最好呀,您再给我来俩铁球 。
甲:也可以呀。
乙:什么也可以!瓷实的饭食。
甲:对,瓷实的饭食 。
乙:唉。
甲:我给您炖牛肉烙大饼。
乙:这可解馋 。
甲:买它五斤牛肉要肥瘦。
乙:我吃不了这么多。
甲:吃不了剩下 。
乙:啊。
甲:我有一个朋友在山西阳泉刚回来。
乙:嚯。
甲:带了一个山西阳泉大砂锅 。
乙:啊。
甲:砂锅炖牛肉 ,烙点儿螺丝转儿饼,撕着吃着解闷儿。
乙:嗬!
甲:喝点儿冰糖水,刮刮肠子去去油腻 。
乙:太好了!
甲:可是有一样。
乙:啊。
甲:砂锅炖牛肉 ,你一个菜太单调 。
乙:唉,少点儿。
甲:为了请您。
乙:怎么办?
甲:为了赔礼道歉,狠了狠了吧 。
乙:啊。
甲:舍了舍了吧。
乙:嗬!
甲:我家有只老母鸡 。
乙:啊。
甲:我把这只老母鸡宰喽!
乙:哎呀!
甲:买它一斤毛栗子。
乙:啊。
甲:砂锅炖牛肉 ,黄焖栗子鸡 。
乙:嗬。真好吃!
甲:怎么样?
乙:好!
甲:这只老母鸡啊,
乙:啊。
甲:我告诉你,这个牛肉甭说五斤 ,二十斤我都舍的!
乙:嗬!
甲:这只老母鸡要不是老朋友,说什么我也舍不得给你吃 。
乙:为什么?
甲:听我说呀。
乙:怎么?
甲:我这只老母鸡个儿又大,又肥 ,下蛋又多,年头又老。
乙:啊 。
甲:老母鸡。
乙:老母鸡?
甲:老得简直。 。。老得太可爱了!
乙:特别老?
甲:啊!
乙:您说它老到什么程度呢?
甲:老到什么程度,连我也不知道。
乙:噢 。
甲:我们院儿里有一个赵二奶奶跟我说过。
乙:怎么说的呢?
甲:说这只老母鸡比我妈小两岁。
乙:(语塞)嗬!您这是鸡精啊这个!嗬,哎呀!
甲:要是论辈儿 ,我还得叫它二姨儿!
乙:嘿!好嘛!这不错。行!
甲:这回为了请您,咱就砂锅炖牛肉 。
乙:黄焖栗子鸡。
甲:烙点儿螺丝转儿饼。
乙:好!
甲:张家胡同口儿!
乙:不见不散 。
甲:十二号。
乙:我准去。
甲:十点半 。
乙:行。
甲:不见不散。
乙:就这么办了 。
甲:再见。
乙:再见。
甲:不给您鞠躬了 。老鞠躬就有点儿千篇一律了。没意思。
乙:握握手吧。
甲:握握手 。握握手再走,明天见。
乙:我就不送您了。
甲:明天一定去 。
乙:您慢走。
甲:我没穿大衣吧?
乙:没有啦你呐。(甲走)哎呀 ,还真不错,又改了炖肉烙饼了 。您还是听我说。一个人是单口相声,两个人是对口相声。(甲回)
甲:啊 ,杜老师啊!
乙:啊?
甲:咱甭吃炖肉烙饼了!
乙:这炖肉烙饼怎么也不吃了?
甲:炖肉那个玩意儿它不烂啊!
乙:它你不炖它烂不了啊!
甲:我请你吃点儿好的,大伙儿一听都挑大拇哥的!
乙:什么呀?
甲:请你吃窝头!
乙:(语塞)窝 。。。喂 。。。窝头呀?!
甲:对!
乙:那你上我那儿吃去得了!
甲:怎么了?
乙:旧社会吃窝头吃得我都寒了心了。
甲:窝头跟窝头不一样 。
乙:窝头有什么两样儿啊?
甲:您那窝头什么面儿的?
乙:我这窝头棒子面儿的。
甲:跟我这不一样啊!
乙:你那个?
甲:我这小米面儿的。
乙:这不一样嘛这个 。
甲:加上点儿玉米面儿。我这窝头跟您还有不一样的地方。
乙:还有什么不一样的?
甲:您那窝头什么样式?
乙:上头一尖儿,底下一窟窿啊 。
甲:跟我这不一样啊。
乙:您那个?
甲:我这上头一窟窿底下一尖儿!
乙:嘿!哎呀 ,他把那窝头给翻个儿了!
甲:我这面多。
乙:都什么面啊?
甲:有棒子面,玉米面,江米面菱角面荸荠面青丝红丝玫瑰小枣儿核桃仁儿榛子仁儿 。
乙:啊。
甲:柿霜晶糕大大鸡子儿一发应名叫窝头实际大槽糕!
乙:嗬!
甲:又名叫八宝大窝头!
乙:还真不错!
甲:正名斋都做不了。起士林都没这手艺!
乙:啊!
甲:怎么样?
乙:好!
甲:咱们就这窝头了!
乙:啊 。。。可是干吃窝头他干点儿。
甲:干点儿?
乙:啊 。
甲:干点儿给您熬点儿粥。
乙:可以。
甲:要是不爱喝粥给您煮挂面 。
乙:行。
甲:给您买五盒挂面。
乙:啊 。
甲:六斤鸡蛋 ,四斤红糖给您请个催生婆。
乙:(语塞)这。 。。
甲:您看行不行?
乙:啊。
甲:不行把您送到妇产科医院 。
乙:对对对,回头呢我再养活一大胖小子。
甲:那就这么办了。
乙:什么这么办了!我这儿坐月子呢!
甲:咱们就窝头了。
乙:窝头吧 。
甲:唉。
乙:窝头挂面。
甲:明天十点半 。
乙:好吧您呐。
甲:不见不散。
乙:回见 。
甲:再见,再见。哈哈。一定去啊!
乙:啊 。
甲:我没骑摩托车来吧?
乙:嗬,哎呀。(甲走)这位连肝儿都穷了 ,您看见了吧?这窝头也不一定吃得上。干脆您还听我的 。这个两个人是对口,一个人是单口。(甲回)
甲:我说杜老师啊。
乙:啊。
甲、乙:咱甭吃窝头啦!
乙:咱喝点儿煤油吧!
甲:煤油太贵啦!
乙:咱喝点儿凉水吧!
甲:凉水我挑不动它 。
乙:(咬牙)咱俩上河边饮饮吧!
甲:就这么办了吧!
甲 、 乙:哈哈哈!
乙:走!
甲:你怎么往外轰我呀?
乙:你到底请我不请我?
甲:请你请你请你。
乙:啊。
甲:开玩笑 。真要请你呀。
乙:啊?
甲:就不在家里吃。
乙:怎么回事儿?
甲:家里吃太小气 。
乙:啊。
甲:也没什么好菜。
乙:唔 。
甲:咱们俩外边儿。
乙:哪儿啊?
甲:咱们俩北京饭店。
乙:北京饭店?
甲:高级餐厅!
乙:请我吃什么呢?
甲:请几位老师傅给咱们做一做全国大菜,南北全席 。
乙:北京饭店?
甲:对!
乙:请我吃全国大菜 ,南北全席?
甲:嗯。
乙:我不是瞧不起你。
甲:是啊?全国大菜,南北全席。
乙:南北全席?
甲:唉 。
乙:今天这么办。
甲:怎么办?
乙:同着各位观众,您把这全国大菜南北全席的菜名说上三样儿五样儿来我就支您请客的情了。
甲:你说这个话有点儿小瞧我 。
乙:啊?
甲:我只要把菜名说上几样来就代表请你了?
乙:唉。
甲:我说了!
乙:说说!
甲:你听一听!
乙:啊。
甲:全国大菜南北全席我准备请你吃上四干四鲜四蜜饯 ,四冷荤三个甜碗四点心 。
乙:噢?那什么叫四干呢?
甲:四干就是黑瓜子白瓜子核桃蘸子(?)糖杏仁儿。
乙:四鲜?
甲:北山苹果申(莘?)州蜜桃广东荔枝桂林马蹄。
乙:四蜜饯?
甲:青梅橘饼圆肉瓜条 。
乙:四冷荤?
甲:全羊肝儿溜蟹腿白斩鸡炸排骨。
乙:三甜碗?
甲:莲子粥杏仁儿茶糖蒸八宝饭。
乙:四点心?
甲:芙蓉糕喇嘛糕(?)油炸荟子(?)炸元宵 。
乙:还真不少!
甲:真不好啊?是真不少啊?
乙:真不少。
甲:真不少啊?
乙:啊。
甲:真不少这是压桌碟儿摆样子,愿意吃吃两口不愿意吃把它撤到旁边儿,真正的南北大菜这才上来。
乙:您慢慢儿说后头还有什么菜 。
甲:后边儿头一个大菜就是蒸羊羔。
乙:这可是大菜!
甲:后边儿还有哪。
乙:啊?
甲:后边儿还有蒸熊掌 。
乙:噢?
甲: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 、烧子鹅、炉猪、炉鸭 、酱鸡、腊肉、松花 、小肚儿、晾肉、香肠儿。什锦苏盘儿、熏鸡白肚儿 、清蒸八宝猪。 。
乙:还真不少。
甲:江米酿鸭子
乙:啊。
甲: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件儿 、卤子鹅、山鸡、兔脯 、菜蟒、银鱼、清蒸哈什蚂 、烩鸭丝、烩鸭腰、烩鸭条 、清拌鸭丝儿、黄心管儿 。
乙:啊。
甲:焖白鳝、焖黄鳝、豆豉鲇鱼 、锅烧鲤鱼、锅烧鲶鱼、清蒸甲鱼 、抓炒鲤鱼、抓炒对虾、软炸里脊 、软炸鸡、什锦套肠儿、麻酥油卷儿 、卤煮寒鸦儿。
乙:嗬!
甲:溜鲜蘑 。
乙:啊。
甲:熘鱼脯、熘鱼肚、熘鱼骨 、熘鱼片儿、醋熘肉片儿、烩三鲜儿、烩白蘑 、烩鸽子蛋、炒银丝、烩鳗鱼 、炒白虾、炝青蛤(?)炒面鱼(?)炒竹笋、芙蓉燕菜 、炒虾仁儿、烩虾仁儿、烩腰花儿 、烩海参。
乙:啊。
甲:锅烧海参、锅烧白菜 。
乙:啊。
甲:炸开耳、炒田鸡。
乙:嗬!
甲:还有桂花翅子 。
乙:啊。
甲:清蒸翅子 、炒飞禽、炸什件儿、炒排骨、清蒸江瑶柱 、糖熘芡仁米、拌鸡丝、拌肚丝 、什锦豆腐、什锦丁儿!
乙:够啦!
甲:糟鸭、糟蟹。
乙:嗯 。
甲:糟鱼 、糟熘鱼片、熘蟹肉、炒蟹肉 、清拌蟹肉、蒸南瓜、酿倭瓜 、炒丝瓜、酿冬瓜、焖鸡掌儿、焖鸭掌儿 、焖笋、炝茭白、茄干晒炉肉 、鸭羹、蟹肉羹、大碗儿多撒胡椒面热腾乎啦的三鲜木樨汤!
乙:吃不了啦!
甲:后面儿还有呢!
乙:啊。
甲:后面儿还有红丸子 、白丸子、熘丸子、炸丸子 、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鲜虾丸子 、鱼脯丸子、饹炸丸子、豆腐丸子、氽丸子 、一品肉、樱桃肉、马牙肉 、红焖肉、黄焖肉、坛子肉 、烀肉、扣肉、松肉 、罐儿肉、烧肉、烤肉!
乙:啊!
甲:大肉 、白肉!酱豆腐肉、红肘子、白肘子、水晶肘子 、蜜蜡肘子、酱豆腐肘子、扒肘子 、煨羊肉、酱羊肉、烧羊肉 、烤羊肉、五香羊肉、爆羊肉 、氽三样儿、爆三样儿、烩银丝儿 、烩散丹、熘白杂碎、三鲜鱼翅、栗子鸡!这些菜你爱吃不爱吃?
乙:爱吃!
甲:爱吃也吃不了!
乙:怎么?
甲:我兜里没带钱!
乙:馋我呀!
解读西游记中的渔夫和樵夫这两个关键的人物
相声---报菜名
甲:我们这位演员啊。
乙:啊 。
甲:很多观众都认识。
乙:您客气。
甲:经常啊在收音机里头 ,电视里头看到您 。
乙:倒是经常的广播。
甲:您是天津市曲艺团的演员。
乙:对啊。
甲:原籍是北京人 。
乙:不错。
甲:一直就在北京住。
乙:唉 。
甲:现在家不还在北京哪。
乙:啊,在北京哪。
甲:您住在新街口北小五条十三号 。
乙:啊,对 ,对,对。
甲:是不是?
乙:对。
甲:家里都好啊?
乙:都不错 。
甲:老太太好啊?
乙:身体健康啊。
甲:大哥好啊?
乙:也不错啊。
甲:大嫂子好?
乙:不错 。
甲:孩儿们都上学了?
乙:全上学了。
甲:替我向老太太问候。
乙:谢谢您。
甲:呵呵 。几口人?
乙:六口人。
甲:六口人都挺快活?
乙:每位全不错。
甲:您住的是小五条 。
乙:啊。
甲:小的时候我跟您住街坊。
乙:唉,咱俩是邻居 。
甲:我住小六条。
乙:啊?
甲:一条胡同。
乙:对对对 。
甲:我比您大一岁。
乙:啊。
甲:我今年四十五,您四十四 。
乙:差一岁。
甲:那年我八岁。
乙:啊
甲:那年您七岁。
乙:对 。
甲:咱们哥俩就在一块儿玩儿。
乙:发孩儿。
甲:咱们是小朋友 。
乙:不错。
甲:小弟兄。
乙:嗯 。
甲:长大了又是同学。
乙:啊。
甲:现在又是老朋友 。
乙:咱俩相好。
甲:咱们二位这老朋友啊。
乙:啊 。
甲:可不是一般的老朋友。
乙:那咱们俩是什么样的朋友呢?
甲:咱们二位是思想一致的好朋友。
乙:什么叫思想一致的朋友啊?
甲:就是想法一样 ,志同道合。
乙:那你说一说 。
甲:比方说你要是积极分子——
乙:那么你呢?
甲:我就是先进分子。
乙:这话对。
甲:你要是劳动英雄——
乙:你呢?
甲:我是生产模范 。
乙:不错。
甲:你要是光荣军属——
乙:你?
甲:我就是革命之家。
乙:啊 。
甲:你要说相声——
乙:你?
甲:我就讲滑稽。
乙:噢。
甲:你要当演员——
乙:你?
甲:我就搞文艺 。
乙:嗯。
甲:你要演**——
乙:你?
甲:我就唱京剧。
乙:嚯!
甲:你体育家——
乙:你?
甲:我运动员儿 。
乙:嗬!
甲:你是冠军——
乙:你?
甲:我是选手。
乙:啊。
甲:你是健将——
乙:啊。
甲:我是第一 。
乙:嚯!
甲:你是左树生——
乙:你?
甲:我就是陈金刚。
乙:啊。
甲:你要刘立福——
乙:你?
甲:我就是吕洪祥 。
乙:嚯!
甲:你要大郎平——
乙:你?
甲:我就是孙晋芳。
乙:嚯嚯,有意思。
甲:你要是科学家——
乙:那你呢?
甲:我就是工程师 。
乙:啊。
甲:你高中毕业——
乙:你?
甲:我小青年儿。
乙:噢 。
甲:你做小买卖儿——
乙:你?
甲:我做小生意。
乙:啊。
甲:你要卖金鱼儿——
乙:你?
甲:我就卖花盆儿 。
乙:啊。
甲:你要卖鸭梨儿——
乙:你?
甲:我就卖金鱼儿。
乙:啊。
甲:你要卖草帽——
乙:你?
甲:我就卖凉席儿——
乙:啊 。
甲:你卖豆腐丝儿——
乙:你?
甲:我卖豆腐皮儿——
乙:嘿!有意思。
甲:你卖咸鸭子儿——
乙:你?
甲:我卖酱猪蹄儿。
乙:啊 。
甲:你卖红鱼虫——
乙:你?
甲:我卖花生仁儿吧!
乙:嘿嘿嘿,哎呀。
甲:你要是开大买卖——
乙:那你呢?
甲:我开大商店。
乙:啊 。
甲:你要是大经理——
乙:你?
甲:我是大老板。
乙:嚯!
甲:你要是大财主——
乙:你?
甲:我就是大资本家。
乙:啊 。
甲:你要是大特务——
乙:你?
甲:那我就是大叛徒呗!
乙:嗨!这就不怎么样了。
甲:你不了解我的意思。
乙:怎么回事儿?
甲:咱们二位是老朋友 。
乙:啊。
甲:联欢会儿嘛 ,说个笑话儿,开个玩笑这个问题不大。
乙:啊,您刚才那是跟我开玩笑?
甲:说笑。
乙:您可错了 。
甲:怎么了?
乙:您这玩笑开得过火儿了。
甲:哎哟 ,那我这尺寸没掌握好。
乙:唉 。
甲:这个笑话儿开的有点儿过重了。
乙:我不爱听。
甲:有点儿过分了 。
乙:这是。
甲:使您不高兴。
乙:那当然了 。
甲:我表示遗憾。
乙:诶。
甲:这是我的缺点 。
乙:唉。
甲:我的不对。
乙:对。
甲:我的错误 。
乙:就是。
甲:我对不起你。
乙:啊 。
甲:你向我道歉吧!
乙:(语塞)。。 。不是。。 。我向你道歉哪?!
甲:应当的。
乙:你向我道歉。
甲:我向您道歉?
乙:唉 。
甲:我怎么跟您道歉?
乙:怎么道歉?
甲:我给您赔礼。
乙:啊。
甲:我给您鞠躬。
乙:甭客气 。
甲:我拿您开玩笑,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乙:就是。
甲:特别是过分了就更不应当了 。
乙:啊。
甲:我得弥补弥补我的缺陷。
乙:是吗?
甲:根据我的水平,
乙:啊 。
甲:我用什么方法弥补我的缺陷呢?
乙:用什么方法呢?
甲:我请请客。
乙:请客?
甲:一请客 ,一赔礼,代表就是道歉了。
乙:噢,您要请我 。
甲:啊。
乙:行。
甲:我请请你 。
乙:行。
甲:我请您干什么呀?
乙:干什么哪?
甲:我请您看**儿?
乙:现在看**儿?
甲:现在看有点儿来不及了。
乙:对。
甲:请您吃糖?
乙:唔?
甲:吃糖太小气 ,观众笑话,这人不大方 。
乙:唉。
甲:请您吃冰棍儿,天儿凉闹肚子。要请您啃西瓜皮呢——
乙:啊——您这?!有请客啃西瓜皮的嘛?!
甲:啃不了 。
乙:怎么啃不了?
甲:你还不会那种技术。
乙:我这么大人不会啃西瓜皮?!
甲:啃西瓜皮哪是专门儿技术。
乙:那您说怎么啃呢?
甲:有一种要领 。
乙:你说一说。
甲:就是横着啃解渴,
乙:啊。
甲:竖着啃洗脸 。
乙:嗬!这连毛巾肥皂都省了。
甲:我反正想办法。
乙:啊 。
甲:我得请请你。
乙:你怎么请我呢?
甲:请你干什么呢?
乙:啊。
甲:我得琢磨一个好主意。
乙:你研究研究 。
甲:唔 ,有主意了。
乙:啊?
甲:我给你买双皮鞋。
乙:啊这倒可以 。
甲:也不行。
乙:啊?
甲:不知道你穿多大号的。
乙:你看看 。
甲:给你买条裤子——
乙:行!
甲:不知你爱什么料的。
乙:嘿!
甲:这样吧。
乙:啊 。
甲:你到我家去吧。
乙:干嘛去呀?
甲:明天到我家呀,
乙:啊。
甲:我请您吃饭 。做客
乙:噢,您要请我吃饭?
甲:好不好?
乙:好!
甲:我请你吃饭。
乙:行!
甲:您爱吃面爱吃米?
乙:北京人爱吃面。
甲:爱吃面?
乙:啊。
甲:春天到了 。
乙:唔。
甲:咱们吃点儿春饼。
乙:行 。
甲:这是北京人最喜欢吃的。
乙:啊。
甲:春饼也就是薄饼 。
乙:啊。
甲:我给您烙六张薄饼。
乙:还真不少 。
甲:吃不了剩下。
乙:啊。
甲:主要吃的是菜 。
乙:您给我来几个什么菜呢?
甲:我给您炸点儿鱼。
乙:可以。
甲:炸点儿鱼 ,炸点儿虾。
乙:啊 。
甲:炸鱼炸虾炸雀巧儿。
乙:唉。
甲:炸干丸子炸蚂蚱,清蒸鱼翅虾米头,锅烧 。。。
乙: 。。。您等会儿 。
甲:鸭子嘴儿鸡爪子羊犄角驴蹄子。
乙:这驴蹄子有炸着吃的嘛?!干脆。
甲:啊 。
乙:您也甭炸了。
甲:怎么了?
乙:烙得了薄饼啊 ,您给我弄盒扣冰钉卷上得了。
甲:为什么?
乙:太硬了。吃完了我腮帮子全烂了 。
甲:太。。 。太硬?
乙:啊。
甲:给您来点儿软和的。
乙:就是 。
甲:烙张薄饼。
乙:啊。
甲:给您卷一碗豆腐脑儿 。
乙:(语塞)这。。 。烙饼卷豆腐脑儿啊?!
甲:炒菜。
乙:唉,炒几个菜。
甲:给您炒菠菜——炒菠菜炒韭菜炒藿菜汤黄菜打点儿甜面酱买点儿羊蕨葱弄点儿萝卜条儿。
乙:嗬!
甲:我有一个亲戚在天津小站住 。
乙:啊。
甲:送来五斤小站稻米。熬点儿稻米稀饭,北京人叫粳米粥 。
乙:啊。
甲:咱们哥俩儿是吃干的喝粥灌灌缝儿吃饱了喝足了您做那边儿我坐这边儿
乙:啊。
甲:咱们是小肚子上弦——
乙:这话怎么讲?
甲:弹弹(谈谈)心 。
乙:呵呵 ,有意思。
甲:好吧?
乙:好好好。
甲:明天上午十点半,不见不散 。
乙:我一定去。
甲:我家里等你。
乙:我准去 。
甲:啊。
乙:唉,您等会儿。您家在哪儿住啊?
甲:不远儿。
乙:哪儿啊?
甲:张家口 。
乙:(语塞)张。。 。不去了。吃顿薄饼跑趟张家口啊?!
甲:西直门里头张家胡同口儿。
乙:嗨 ,你说清楚喽!
甲:张家胡同口儿往里走十二号半 。
乙:唉?——
甲:明天你到家。。 。
乙:(打断)什么叫十二号半哪?!
甲:去年下雹子给勀下半角儿去!
乙:嘿!十二号!
甲:十二号。
乙:唉。
甲:我在家里等您 。
乙:我一定去。
甲:记准我的名字。
乙:啊。
甲:十二号啊 。李伯祥。
乙:薄饼和菜。
甲:找我 。
乙:您请我。
甲:咱们就吃薄饼。
乙:唉 。
甲:炒和菜。
乙:不见不散。
甲:刚才耽误您演出,影响观众看节目 。
乙:唉。
甲:对不起诸位。
乙:您请客就行了 。
甲:您留步。
乙:呵呵,慢走。
甲:您演出吧。
乙:您慢走 。
甲:明天见。
乙:我不送您了。
甲:薄饼和菜 。
乙:您慢点儿走。
甲:不见不散。
乙:我不送您了 。
甲:您留步。
乙:您慢走。
甲:(继续客气)
乙:您慢走 。您这是?
甲:客气过火儿了。
乙:走吧您呐。
甲:薄饼和菜 。
乙:唉。
甲:我走了。
乙:再见再见。
甲:回见 。几位回见。
乙:(赔笑送别)呵呵呵呵。
甲:我没带帽子吧?
乙:没有您哪,没有 。您就这样来的。
甲:呵。(离开)
乙:唉 ,这位同志还不错 。刚见面儿请我吃饭。他走了,您听我一个人说。这个相声有一个人说的有俩人说的 。。。(甲回来)
甲:杜老师啊!
乙:啊 。
甲:咱甭吃薄饼炒和菜啦!
乙:怎么又不吃啦?
甲:薄饼那个玩意儿,它好看不好吃。吃完了不搪时候。
乙:啊。
甲:一会儿就饿 。
乙:啊。
甲:您这个身体这么健康 ,这么瓷实吃那个玩意儿哪行去?
乙:那怎么办哪?
甲:我给您来点儿瓷实的。
乙:那吃什么呢?
甲:我给您煮俩秤砣 。
乙:(语塞)对。。 。唉最好呀,您再给我来俩铁球。
甲:也可以呀。
乙:什么也可以!瓷实的饭食 。
甲:对,瓷实的饭食。
乙:唉。
甲:我给您炖牛肉烙大饼 。
乙:这可解馋。
甲:买它五斤牛肉要肥瘦。
乙:我吃不了这么多。
甲:吃不了剩下 。
乙:啊。
甲:我有一个朋友在山西阳泉刚回来。
乙:嚯 。
甲:带了一个山西阳泉大砂锅。
乙:啊。
甲:砂锅炖牛肉 ,烙点儿螺丝转儿饼,撕着吃着解闷儿 。
乙:嗬!
甲:喝点儿冰糖水,刮刮肠子去去油腻。
乙:太好了!
甲:可是有一样。
乙:啊 。
甲:砂锅炖牛肉 ,你一个菜太单调。
乙:唉,少点儿。
甲:为了请您 。
乙:怎么办?
甲:为了赔礼道歉,狠了狠了吧。
乙:啊。
甲:舍了舍了吧。
乙:嗬!
甲:我家有只老母鸡 。
乙:啊。
甲:我把这只老母鸡宰喽!
乙:哎呀!
甲:买它一斤毛栗子。
乙:啊 。
甲:砂锅炖牛肉 ,黄焖栗子鸡。
乙:嗬。真好吃!
甲:怎么样?
乙:好!
甲:这只老母鸡啊,
乙:啊 。
甲:我告诉你,这个牛肉甭说五斤,二十斤我都舍的!
乙:嗬!
甲:这只老母鸡要不是老朋友 ,说什么我也舍不得给你吃。
乙:为什么?
甲:听我说呀。
乙:怎么?
甲:我这只老母鸡个儿又大,又肥,下蛋又多 ,年头又老 。
乙:啊。
甲:老母鸡。
乙:老母鸡?
甲:老得简直 。。。老得太可爱了!
乙:特别老?
甲:啊!
乙:您说它老到什么程度呢?
甲:老到什么程度,连我也不知道。
乙:噢 。
甲:我们院儿里有一个赵二奶奶跟我说过。
乙:怎么说的呢?
甲:说这只老母鸡比我妈小两岁。
乙:(语塞)嗬!您这是鸡精啊这个!嗬,哎呀!
甲:要是论辈儿 ,我还得叫它二姨儿!
乙:嘿!好嘛!这不错 。行!
甲:这回为了请您,咱就砂锅炖牛肉。
乙:黄焖栗子鸡。
甲:烙点儿螺丝转儿饼 。
乙:好!
甲:张家胡同口儿!
乙:不见不散。
甲:十二号。
乙:我准去 。
甲:十点半。
乙:行。
甲:不见不散 。
乙:就这么办了。
甲:再见。
乙:再见。
甲:不给您鞠躬了 。老鞠躬就有点儿千篇一律了。没意思。
乙:握握手吧 。
甲:握握手。握握手再走,明天见。
乙:我就不送您了 。
甲:明天一定去。
乙:您慢走。
甲:我没穿大衣吧?
乙:没有啦你呐 。(甲走)哎呀 ,还真不错,又改了炖肉烙饼了。您还是听我说。一个人是单口相声,两个人是对口相声 。(甲回)
甲:啊 ,杜老师啊!
乙:啊?
甲:咱甭吃炖肉烙饼了!
乙:这炖肉烙饼怎么也不吃了?
甲:炖肉那个玩意儿它不烂啊!
乙:它你不炖它烂不了啊!
甲:我请你吃点儿好的,大伙儿一听都挑大拇哥的!
乙:什么呀?
甲:请你吃窝头!
乙:(语塞)窝。。。喂 。。。窝头呀?!
甲:对!
乙:那你上我那儿吃去得了!
甲:怎么了?
乙:旧社会吃窝头吃得我都寒了心了 。
甲:窝头跟窝头不一样。
乙:窝头有什么两样儿啊?
甲:您那窝头什么面儿的?
乙:我这窝头棒子面儿的。
甲:跟我这不一样啊!
乙:你那个?
甲:我这小米面儿的 。
乙:这不一样嘛这个。
甲:加上点儿玉米面儿。我这窝头跟您还有不一样的地方 。
乙:还有什么不一样的?
甲:您那窝头什么样式?
乙:上头一尖儿,底下一窟窿啊。
甲:跟我这不一样啊。
乙:您那个?
甲:我这上头一窟窿底下一尖儿!
乙:嘿!哎呀,他把那窝头给翻个儿了!
甲:我这面多 。
乙:都什么面啊?
甲:有棒子面 ,玉米面,江米面菱角面荸荠面青丝红丝玫瑰小枣儿核桃仁儿榛子仁儿。
乙:啊。
甲:柿霜晶糕大大鸡子儿一发应名叫窝头实际大槽糕!
乙:嗬!
甲:又名叫八宝大窝头!
乙:还真不错!
甲:正名斋都做不了。起士林都没这手艺!
乙:啊!
甲:怎么样?
乙:好!
甲:咱们就这窝头了!
乙:啊 。。。可是干吃窝头他干点儿 。
甲:干点儿?
乙:啊。
甲:干点儿给您熬点儿粥。
乙:可以 。
甲:要是不爱喝粥给您煮挂面。
乙:行。
甲:给您买五盒挂面 。
乙:啊。
甲:六斤鸡蛋,四斤红糖给您请个催生婆。
乙:(语塞)这 。。。
甲:您看行不行?
乙:啊。
甲:不行把您送到妇产科医院 。
乙:对对对 ,回头呢我再养活一大胖小子。
甲:那就这么办了。
乙:什么这么办了!我这儿坐月子呢!
甲:咱们就窝头了 。
乙:窝头吧。
甲:唉。
乙:窝头挂面 。
甲:明天十点半。
乙:好吧您呐。
甲:不见不散 。
乙:回见。
甲:再见,再见。哈哈 。一定去啊!
乙:啊。
甲:我没骑摩托车来吧?
乙:嗬,哎呀。(甲走)这位连肝儿都穷了 ,您看见了吧?这窝头也不一定吃得上。干脆您还听我的 。这个两个人是对口,一个人是单口。(甲回)
甲:我说杜老师啊。
乙:啊 。
甲 、乙:咱甭吃窝头啦!
乙:咱喝点儿煤油吧!
甲:煤油太贵啦!
乙:咱喝点儿凉水吧!
甲:凉水我挑不动它。
乙:(咬牙)咱俩上河边饮饮吧!
甲:就这么办了吧!
甲、 乙:哈哈哈!
乙:走!
甲:你怎么往外轰我呀?
乙:你到底请我不请我?
甲:请你请你请你。
乙:啊 。
甲:开玩笑。真要请你呀。
乙:啊?
甲:就不在家里吃 。
乙:怎么回事儿?
甲:家里吃太小气。
乙:啊。
甲:也没什么好菜 。
乙:唔。
甲:咱们俩外边儿。
乙:哪儿啊?
甲:咱们俩北京饭店。
乙:北京饭店?
甲:高级餐厅!
乙:请我吃什么呢?
甲:请几位老师傅给咱们做一做全国大菜,南北全席 。
乙:北京饭店?
甲:对!
乙:请我吃全国大菜 ,南北全席?
甲:嗯。
乙:我不是瞧不起你。
甲:是啊?全国大菜,南北全席 。
乙:南北全席?
甲:唉。
乙:今天这么办。
甲:怎么办?
乙:同着各位观众,您把这全国大菜南北全席的菜名说上三样儿五样儿来我就支您请客的情了 。
甲:你说这个话有点儿小瞧我。
乙:啊?
甲:我只要把菜名说上几样来就代表请你了?
乙:唉。
甲:我说了!
乙:说说!
甲:你听一听!
乙:啊 。
甲:全国大菜南北全席我准备请你吃上四干四鲜四蜜饯 ,四冷荤三个甜碗四点心。
乙:噢?那什么叫四干呢?
甲:四干就是黑瓜子白瓜子核桃蘸子(?)糖杏仁儿。
乙:四鲜?
甲:北山苹果申(莘?)州蜜桃广东荔枝桂林马蹄 。
乙:四蜜饯?
甲:青梅橘饼圆肉瓜条。
乙:四冷荤?
甲:全羊肝儿溜蟹腿白斩鸡炸排骨。
乙:三甜碗?
甲:莲子粥杏仁儿茶糖蒸八宝饭。
乙:四点心?
甲:芙蓉糕喇嘛糕(?)油炸荟子(?)炸元宵 。
乙:还真不少!
甲:真不好啊?是真不少啊?
乙:真不少。
甲:真不少啊?
乙:啊。
甲:真不少这是压桌碟儿摆样子,愿意吃吃两口不愿意吃把它撤到旁边儿,真正的南北大菜这才上来 。
乙:您慢慢儿说后头还有什么菜。
甲:后边儿头一个大菜就是蒸羊羔。
乙:这可是大菜!
甲:后边儿还有哪 。
乙:啊?
甲:后边儿还有蒸熊掌。
乙:噢?
甲:蒸鹿尾儿、烧花鸭 、烧雏鸡、烧子鹅、炉猪 、炉鸭、酱鸡、腊肉 、松花、小肚儿、晾肉 、香肠儿。什锦苏盘儿、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 。。
乙:还真不少。
甲:江米酿鸭子
乙:啊 。
甲:罐儿野鸡、罐儿鹌鹑 、卤什件儿、卤子鹅、山鸡 、兔脯、菜蟒、银鱼 、清蒸哈什蚂、烩鸭丝、烩鸭腰 、烩鸭条、清拌鸭丝儿、黄心管儿。
乙:啊。
甲:焖白鳝 、焖黄鳝、豆豉鲇鱼、锅烧鲤鱼、锅烧鲶鱼 、清蒸甲鱼、抓炒鲤鱼、抓炒对虾 、软炸里脊、软炸鸡、什锦套肠儿 、麻酥油卷儿、卤煮寒鸦儿。
乙:嗬!
甲:溜鲜蘑 。
乙:啊。
甲:熘鱼脯、熘鱼肚 、熘鱼骨、熘鱼片儿、醋熘肉片儿 、烩三鲜儿、烩白蘑、烩鸽子蛋、炒银丝 、烩鳗鱼、炒白虾、炝青蛤(?)炒面鱼(?)炒竹笋 、芙蓉燕菜、炒虾仁儿、烩虾仁儿 、烩腰花儿、烩海参。
乙:啊 。
甲:锅烧海参、锅烧白菜。
乙:啊。
甲:炸开耳 、炒田鸡 。
乙:嗬!
甲:还有桂花翅子。
乙:啊。
甲:清蒸翅子、炒飞禽、炸什件儿 、炒排骨、清蒸江瑶柱、糖熘芡仁米、拌鸡丝 、拌肚丝、什锦豆腐、什锦丁儿!
乙:够啦!
甲:糟鸭 、糟蟹 。
乙:嗯。
甲:糟鱼、糟熘鱼片、熘蟹肉 、炒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 、酿倭瓜、炒丝瓜、酿冬瓜 、焖鸡掌儿、焖鸭掌儿、焖笋、炝茭白 、茄干晒炉肉、鸭羹、蟹肉羹 、大碗儿多撒胡椒面热腾乎啦的三鲜木樨汤!
乙:吃不了啦!
甲:后面儿还有呢!
乙:啊。
甲:后面儿还有红丸子、白丸子、熘丸子 、炸丸子、南煎丸子、四喜丸子 、鲜虾丸子、鱼脯丸子、饹炸丸子 、豆腐丸子、氽丸子、一品肉、樱桃肉 、马牙肉、红焖肉、黄焖肉 、坛子肉、烀肉、扣肉 、松肉、罐儿肉、烧肉 、烤肉!
乙:啊!
甲:大肉、白肉!酱豆腐肉、红肘子 、白肘子、水晶肘子、蜜蜡肘子、酱豆腐肘子 、扒肘子、煨羊肉、酱羊肉 、烧羊肉、烤羊肉、五香羊肉 、爆羊肉、氽三样儿、爆三样儿 、烩银丝儿、烩散丹、熘白杂碎 、三鲜鱼翅、栗子鸡!这些菜你爱吃不爱吃?
乙:爱吃!
甲:爱吃也吃不了!
乙:怎么?
甲:我兜里没带钱!
乙:馋我呀!
在西游记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失计放天条中,开篇讲的是两个在泾河的两个贤人 。一个渔夫,叫张稍 ,和一个叫李定的樵夫。话说他们两人一天一起喝醉了,就在跑到泾水河边争论是水秀好呢,还是山清好呢。在争论结束各自回家时 ,渔夫张稍说出了一个秘密,不料这个秘密被泾水河龙王派出了进行日常巡逻的夜叉听到了,跑去告诉龙王 ,最终导致龙王犯了天条。
在这段故事中,我读出以下个人见解 。
第一:竟然他们俩都是贤人,那干嘛选择以打鱼和砍拆为业呢?除非他们是闲着的贤人 ,故意的。
第二:他们之间的对话仿佛是在讨论一个哲学问题,渔夫张稍的观点是:你山清不如我水秀。樵夫李定的观点是:你水秀不如我山青 。其实渔夫的水秀不就是代表动嘛,樵夫的山青不就代表静嘛。其实他们讨论的是动与静的问题。
第三:在作者眼中动与静哪个更重要呢?
我绝的是樵夫李定代表的静,因为樵夫在西游记中多次提及 ,且逗起到关键性作用 。在西游记中有一个经常出来客串的角色,那就是樵夫,樵夫简单的理解就是砍柴的男人啦。樵夫这个角色 ,在孙悟空寻找菩提祖师学道时有他,在泾河龙王与袁守诚打赌中有他,在后来的西天路上 ,樵夫这个角色也多次出现。巧合的是,樵夫就好像是个引子,很多事情有了他才能发展 。
第四:动与静其实最深层的延伸是道与佛 ,动代表着道教的灵动,静代表着佛教的空静
第五;其实渔夫与樵夫的这段对话很可能是故意说给巡逻的夜叉听的,并且是渔夫首先发现巡逻的夜叉听。渔夫与樵夫对于水秀与山青的讨论是以诗进行的 ,双方的头一对诗的结尾后一个字是相同的,这可能是渔夫与樵夫之间的暗语,原著中是这样写的
渔翁道:“你山青不如我水秀,受用些好物。有一《鹧鸪天》为证 。”
仙乡云水足生涯 ,
摆橹横舟便是家。
活剖鲜鳞烹绿鳖,
旋蒸紫蟹煮红虾。
青芦笋,水荇芽 ,
菱角鸡头更可夸。
娇藕老莲芹叶嫩,
慈菇茭白鸟英花 。
樵夫道:“你水秀不如我山青,受用些好物。亦有一《鹧鸪天》为证。 ”
崔巍峻岭接天涯 ,
草舍茅庵是我家 。
腌腊鸡鹅强蟹鳖,
獐兔鹿胜鱼虾。
香椿叶,黄楝芽 ,
竹笋山茶更可夸。
紫李红桃梅杏熟,
甜梨酸枣木樨花 。
后面对话的诗就平常无奇,其实后面的诗就像摩斯密码一样 ,只有渔夫和樵夫这两位贤人才解得开,在我们和那个在偷听的夜叉耳里,也只是讨论山清水秀罢了。谁知是渔夫早就发现偷听的夜叉,他便和樵夫用暗语沟通 ,密谋着临别时唱唱双簧,把能让泾河龙王犯天条的秘密说出来。可怜的夜叉,就这样成为了传话使者 ,
本文来自作者[竺卫镇]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gree0731.com/ig/2187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竺卫镇”!
希望本篇文章《求:“报菜名”完整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相声文本 报菜名 甲:我们这位演员啊。 乙:啊。 甲:很多观众都认识。 乙:您客气。 甲:经常啊在收音机里头,电视里头看到您。 乙:倒是经常的广播。 甲:您是天津市曲艺团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