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修剪技术详述
--------------------------------------------------------------------------------
作者:余定松
修剪范围
月季的修剪大致有五个方面:
1.枯枝和老枝枯枝有损美观,且影响其正常生长 ,因此要除去。老枝是指一些生长多年,已经不能长出花芽与侧枝的枝条 。剪去老枝可节约养分,加强通风透光 ,减少病虫害的传播,促进植株的新陈代谢。
2.多余的枝条所谓多余的枝条,是指生长健康但过于旺盛的枝条。从植株整体考虑 ,密集交叉的枝条,会影响通风透光,提供病虫害孳生的环境 ,因而要将其除去 。
3.病枝、伤枝被蛀空的或感染病害的枝条是不足惜的。有的枝条因自然原因受损(如刮风),损伤的部分即使愈合也会变得畸形,且受损部位容易被病菌感染 ,不如把它剪去。太细的枝条纵使发育也不会很理想,因此要全部剪除 。
4.控制生长是指通过修剪引导植株长成我们认为理想的造型。这里主要是利用植物的“顶端优势”,我们可以选择一个茁壮的芽,把此芽以上的枝条剪掉 ,以促进该芽的生长。此外,如月季生长得细而长,这时可把这些细长的枝条弯曲 ,使弯曲处多长新枝 。来年把细而长的顶枝剪去,培育新枝,藤本月季尤其适用。
5.控制花朵开放一般情况下 ,月季在初夏和秋季开花最盛,可以通过修剪控制花期,使其错开 ,开花均匀。修剪还可以控制花朵的数量和质量,避免花朵过分集中,以提高花的质量 ,有时还可与摘花蕾的方法相结合 。盛夏季节,月季花开得小且易于褪色,凋谢得也快。在这种情况下,应让月季休息一段时间 ,使它不开花,方法是把新生的花蕾摘去,即可达到目的。以上修剪方法 ,在实际应用时要全面考虑,才能合理妥当。一定要先仔细观察,然后再动手 。
修剪程度和技术要求月季修剪是件细活 ,会对其今后的生长和开花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必须认真对待。
1.修剪的程度
修剪程度可以分为高剪、中剪和低剪三种,也有人称之为弱剪 、中剪和强剪。高剪是把茎剪剩75至120厘米高 ,中剪是把茎剪剩30至45厘米,低剪是把茎剪剩15至30厘米 。也有人以所剩的芽眼数来区分,由于每一种月季的节间距(即芽眼之间的距离)不同 ,因此光看高度不行,按芽眼数修剪更加准确。以芽眼为标准,高剪大约留15至20个芽眼,中剪留下6至8个芽眼 ,低剪留2至3个芽眼。
月季品种繁多,习性各异,所生长的土壤、气候条件 ,水肥管理都不相同,因而同一品种的月季长势也大不相同,以上只是概念性的修剪程度 。大体上来说 ,长势好的用高剪,长势差的用低剪;生长良好的枝条用高剪,生长不良的用低剪。
2.修剪的技术 要求月季修剪 ,首先要准备一套好的工具,这样不仅可以加快修剪速度,减轻工作强度 ,更能使剪口光滑,愈合良好。否则剪口粗糙破裂,愈合不良,容易感染病虫害 。
此外 ,要注意剪口应在腋芽上方约0.5厘米的地方,并向芽的反方向倾斜,角度约为30。如果剪口离芽太远 ,则过长的余头会发黑坏死而枯缩下去;如果剪口离芽太近,则芽容易受损死亡。
最后,留下的腋芽应茁壮饱满 ,生机勃勃,且生长方向是向外伸展的 。目的是使月季萌发的枝条向外生长,成为一株中心没有枝条交叉的展开型灌木。
不同月季要区别对待杂交茶香月季除藤本月季外 ,这类月季的修剪量最大。第一年修剪尤其重要,因为植株的基本形状,就依靠这次修剪来确定 ,应特别重视。丰花月季这类月季经常会从根部长出新枝条,也会在花后长出较多细小枝条 。因而在春季修剪时,应更多地剪去细杂枝条,同时把根部长出的枝条剪去 ,留3至5根作为植株的构架,一般用中剪和低剪。大花月季与杂交茶香月季修剪方法相同,但是因长势旺 ,植株健壮,故用高剪。杂交蔓性月季这种月季每年从根部产生许多新枝,来年可以现蕾 ,每年初夏开花一次 。因此修剪必须在开花后进行,只要是开过花的茎,就可从根部剪掉 ,以促使植株萌发新茎。大花藤本月季这类月季通常只在夏季开一次花,但如生长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并给予充足的肥水,也有几个品种可以重复开花。修剪时可留一些刚开过花的当年生枝条 ,有许多品种可在所留老茎的侧枝开花 。每年从根部把老茎剪去几根,留四根就已足够,侧枝与小侧枝留2至3个芽眼。微型月季这类月季可以按照杂交茶香月季的方法来修剪,只不过是按比例缩小而已。它们的长势较弱 ,故而修剪要轻,在冬眠期间进行 。修剪时,要注意把中间过分拥挤的枝条剪掉 ,以利于形成合理的株型。
修剪的时期现代月季一般在定植时就要进行第一次修剪,然后在早春新芽萌动前再做一次主要修剪。早春是最适宜修剪的时期,这时新芽即将萌发 ,也可看出严冬后月季的受冻程度,可以根据其生长情况与需要决定高剪、中剪,还是低剪 。
在春天第一批花蕾出现以后 ,为保证花的质量,可以剪掉一些多余的花枝,结合枝型也可稍做修剪。
在第一次开花后 ,应当进行一次修剪。每个花枝上仅留2至3个芽眼,并把瘦弱无力 、零乱错杂、过分拥挤的侧枝剪去。花枝不能太长,因为几次开花以后,花枝会越来越长 ,也越来越细,最终导致花的品质下降 。
在仲夏以后,为了使秋花开得良好 ,应修剪一次。其修剪方式应采取高剪,其高度应保持春季开第一次开花后的高度。
在晚秋季节,特别是在北方比较寒冷的地区(气温可能已在0℃左右) ,要进行一次修剪,要把茎剪去1/3左右 。这样可避免枝梢被冻伤,防止大风吹断或摇动太高的枝干 ,枝干的强烈摇动会使根部受到损伤。在不太寒冷的地区,修剪可在初冬进行,保持高剪的程度。
高中生物的知识点并不难 ,难就难在题目较为灵活 。同样的题目总是变换题型,稍有不慎就会跌入陷阱。当然,假如我们足够仔细,不放过课本中的每一个细节 ,也是能够拿到高分的。下面JY135网给大家总结了高中生物10大易错点,值得好好看看 。
高中生十大易错的知识点
易错点1: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认识不到位
1、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C,主要元素是C 、H、O、N 、S、P, 含量较多的元素主要是C、H 、O、N。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 其次是C、H、N ,而在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其次是O 、N、H。
2、元素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S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之一,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 ,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之一,N 、P是构成DNA、RNA、ATP 、[H](NADPH)等物质的重要元素等 。(马上点标题下?高中生物?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
3、许多元素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果植物缺少B元素 ,植物的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就不能正常进行,植物就会?华而不实?;人体缺I元素,不能正常合成甲状腺激素 ,易患?大脖子病?;哺乳动物血钙过低或过高,或机体出现抽搐或肌无力等现象。
易错点2:不能熟练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功能
有关蛋白质或氨基酸方面的计算类型比较多,掌握蛋白质分子结构和一些规律性东西是快速准确计算的关键,具体归纳如下:①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
②若蛋白质是一条链 ,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1
③若蛋白质是由多条链组成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④若蛋白质是一个环状结构,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
⑤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失去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有时也要考虑因其他化学键的形成而导致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少,如形成二硫键时)。
⑥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肽链数 ⑦基因的表达过程中 ,DNA中的碱基数:RNA中的碱基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6:3:1
易错点3:对细胞周期概念的实质理解不清楚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二是不理解图中不同线段长短或扇形图面积大小所隐含的生物学含义。线段长与短 、扇形图面积大小分别表示细胞分裂周期中的间期和分裂期 ,间期主要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该时期没有染色体出现,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均分 。
理解细胞周期概念时应明确三点:①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周期性;②分清细胞周期的起点和终点;③理解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与分裂期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各期在时间、数量等方面的关联性。其生物学模型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线段描述、表格数据描述 、坐标图描述、圆形图描述等。
说明:选择观察细胞周期的材料时最好分裂期较长且整个细胞周期较短的物种 。因为各时期的持续时间长短与显微镜视野中相应时期的细胞数目成正相关,所以是分裂期相对越长的细胞,越容易观察各期的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
易错点4: 计算DNA结构中的碱基问题时易出错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核酸中碱基数量计算的基础。根据该原则 ,可推知以下多条用于碱基计算的规律 。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即A=T,C=G;且A+G=C+T ,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碱基之和(如A+T或C+G)占全部碱基的比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且等于其转录形成的mRNA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 DNA分子一条链中(A+G)/(C+T)的比值的倒数等于其互补链中该种碱基的比值 。
4.DNA分子一条链中(A+T)/(C+G)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5.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其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 ,即(A+T)/(C+G)的值不同。
易错点5:对性别决定认识不清
性别是由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性染色体决定性别为主要方式 。②中雄性体细胞中有异型的性染色体XY ,雌性体细胞中有同型的性染色体XX。
对大多数生物来说,性别是由一对性染色体所决定的,性染色体主要有两种类型 ,即XY型和ZW型。由X、Y两类性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来决定性别的生物,称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XY型的生物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用XX表示 ,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则用XY表示。由Z、W两类性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来决定性别的生物,称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ZW型的生物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而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则用ZZ表示 。
易错点6:对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模糊不清
亲代DNA上某碱基对发生改变 ,则其子代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原因是: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②若该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产生的是一个隐性基因 ,并将该隐性基因传给子代,而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③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 ,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④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等。
易错点7:不能准确判断生物的显性和隐性性状
(1)据子代性状判断:①不同性状亲代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该性状为显性性状?具有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②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的亲本性状?该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
(2)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①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②具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都为显性 。
(3)遗传系谱图中显 、隐性判断:①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②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
(4)若用以上方法无法判断时 ,可用假设法。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时,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做假设或对同一性状做两种假设 ,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 。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时,则不必再做另一假设,可予以直接判断。
易错点8:将生长素分布多少与浓度高低混为一谈
易错分析:一是不能正确分析水平放置的生长幼苗在植株不同部位生长素分布情况,由于重力作用 ,生长素在下部(近地侧)比上部(远地侧)的分布多。对于植株的茎来说,这个生长素浓度属于低浓度,能促进生长 ,因而下面的生长较快,植株的茎就向上弯曲生长 。同样的生长素浓度,对于植株的根来说 ,属于高浓度,会抑制生长,因而 ,根部下面的生长比上面的慢,根就向下弯曲生长。二是将生长素浓度高低与多少混为一谈,认为多就是浓度高。要注意不同部位生长素分布多少与生长素浓度高低具有不同的含义 ,前者通常用于说明生长素的分布情况,后者通常用于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情况 。
(1)①单侧光:单侧光照射影响生长素的运输,产生植物向光性。向光性产生的内部因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外部因素是单侧光的照射。②地心引力(重力)?茎的背重力性 ,根的向重力性。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把植物体横放时受到地心引力作用,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由于根、茎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而产生根的向重力性、茎的背重力性。
(2)运用生长素的两重性来解释植物的生长现象时,应首先注意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的是植物的哪个部位(根 、茎、叶、果实等) ,从而判断对其生长是促进还是抑制。
(3)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体现?顶端优势 。①原因: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 ,抑制生长。②应用:果树的剪枝 、茶树摘心、棉花打顶等都能增加分枝,提高产量。
(4)除顶端优势外的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a.根的向重力生长,其中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根生长 ,而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的生长,表现出向重力性 。 b.除草剂,其中2 ,4-D就是利用双子叶植物适应浓度较低,而单子叶植物适应浓度较高而制成的,故可在单子叶作物中除去双子叶杂草。
易错点9:对人体内环境的概念与组成成分理解不深入
易错分析:不知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
(1)辨别某种物质是否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时 ,首先分清它是否为液体环境中的物质,其次要看这种物质是否存在于细胞外液,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所处的液体环境 ,不属于细胞外液,而是细胞内液,因而血红蛋白 、呼吸氧化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
(2)要清楚内环境中各种不同的成分。
①血浆的成分:水 ,约90%;蛋白质,约7%~9%;无机盐,约1%;血液运送的各种营养物质 ,如脂质、氨基酸、维生素 、葡萄糖、核苷酸等;血液运送的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氨等;血液运送的气体 、激素等,如O2、CO2、胰岛素等。
②组织液 、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
易错点10:对染色体、DNA、基因 、脱氧核苷酸、mRNA之间的关系模糊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每条染色体通常只有一个DNA分子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可以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遗传信息存在于基因中 ,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遗传信息间接决定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密码子直接控制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
本文来自作者[靖柳]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gree0731.com/ig/2139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靖柳”!
希望本篇文章《顶端优势的概念是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月季修剪技术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