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叫黑斑病,是杜鹃花常见病害 ,主要危害杜鹃叶片
(1)病害症状发生初期,叶片上产生红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 ,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部呈黄白色或灰白色,稍隆起 ,正面色深,背面稍浅,天气潮湿时,病斑上产生许多黑色的霉层发生严重时 ,叶片枯萎卷曲脱落,影响杜鹃的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
(2)发病条件高温高湿时发病严重,在25~28℃及高湿条件下发病最普遍此外 ,土壤含水量大,肥料不足,植株生长衰弱时 ,都易诱发此病在6~8月高温多湿季节为发病高峰期
(3)防治措施
①花后及时喷洒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600倍液,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可控制病害蔓延
②将花盆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浇水时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度,忌积水
毛叶杜鹃常见的病害有哪些 ,如何防治
1.根腐病:杜鹃花患根腐病后,生长衰弱,叶片萎蔫 、干枯,根系表面出现水渍状褐色斑块 ,严重时,逐渐腐烂脱皮,木质部变黑 。此病在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下最易发生。防治方法:在翻盆前对培养土严格消毒 ,并保持土壤疏松、湿润,使其有良好的通透性,避免积水。如果发现植株患病 ,要及时处理病株及盆土,可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或2%的硫酸亚铁淋洗病株,再用清水冲洗后重新上盆 ,并用70%的布托津可湿性粉剂加1000倍水制成溶液喷洒盆土 。2.黑斑病:初发时,叶面出现褐色小斑点,逐渐发展成不规则形大斑点 ,病斑上产生许多黑色或灰褐色小点使受害叶片变黄 、脱落,影响当年开花及翌年花蕾的发育。此病常发生于梅雨季节湿度大的时候。防治方法:平时注意让植株通风透光,不使湿度过大,并增施有机肥及氮、磷、钾混合肥 ,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如果发现病叶要及时摘除,集中烧毁。病害发生初期,喷洒0.5%波尔多液 ,并加4%面粉增加黏附力。3.红蜘蛛:红蜘蛛个体微小,但对杜鹃花危害严重。高层楼房莳养杜鹃最容易出现此类虫害 。防治方法:首先是进行人工捕杀。药物杀虫可用石硫合剂喷,也可用胡桃叶 、夹竹桃叶、青蒿各等份 ,捣碎浸泡出液汁,加水稀释后喷洒。4.蚜虫:主要为害杜鹃花幼枝叶,轻者可使叶片失绿 ,重者使叶片卷缩、变硬、变脆,不能吸收养分,进而影响开花 。防治方法:平时要特别注意越冬期的蚜虫 ,入冬后可在植株上喷洒一次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虫卵,铲去花卉附近杂草,消灭虫源。在蚜虫为害期 ,用40%的乐果或氧化乐果加1200倍水制成溶液进行连续喷治,3~4次即可见效。
黑斑病病叶
杜鹃花常见病虫害根腐病是怎样的?
常见病虫害有:
1 黑斑病:如果杜鹃花(包括大花杜鹃和各类西鹃)所放置的地点闷局不通风,又长期过阴;那么 ,遇上潮湿的天气,或日常水分过多,即易诱发此病;那是由一种真菌引起 ,从空气中传播开去 。假如栽培的附近环境空气受污染,亦易使叶片起斑点。真菌的孢子会散落盆土中,并先在老弱叶片上长出菌丝 ,很快蔓延,使叶片由下而上脱落的。
2 褐斑病:于梅雨天,高温多湿 ,叶片易起小褐点,引致叶黄枯干皱,继而丢落 。通常防治方法与对付黑斑病一样,增加较强的散射光 ,移放空气流通和较干爽处。施药可用“托布津 ”八百倍液,或“植保”一千倍液。
3 黄化病:是缺铁和徽量元素不足,或植土过于碱性所致;可埋几口生锈铁钉于土中 ,或撒少许硫酸亚铁于盆中,每次一公克 。
4 茎腐病:国为阴湿,使真菌侵入皮层 ,切断水分与养料的输道,叶片干枯。日常应增施适当的钾肥,多增光照 ,移放空气流通的地方。
根腐病,此病多发生在根颈部位,发病率不高 ,但染病后死亡率很高
(1)病害症状茎基部和主根出现水渍状褐斑,引起软腐并逐渐腐烂脱皮;木质部呈黑褐色,树皮逐渐呈灰白色,并会逐渐蔓延 ,疏导组织被破坏,最后导致受害枝条或全株枯萎死亡
(2)发病条件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并能长期存活,当根系生长衰弱盆土中浇水过多或长期积水时易得此病
(3)防治措施
①加强通风 ,增加早晚光照,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②喷洒25%多菌灵3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
③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淋洗全株 ,清洗消毒,并换新土上盆
本文来自作者[斛思晨]投稿,不代表格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gree0731.com/ig/2134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格瑞号的签约作者“斛思晨”!
希望本篇文章《杜鹃花常见病虫害褐斑病是怎样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格瑞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也叫黑斑病,是杜鹃花常见病害,主要危害杜鹃叶片(1)病害症状发生初期,叶片上产生红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部呈黄白色或灰白色,稍隆起,正...